大型酒店集团将会是走出疫情的最后赢家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21 09:46
  • 访问量:

对于2020年的酒店签约量,国际酒店集团皆认为整体情势乐观。即使2020年整体比2019年缓慢,但应该变化不大。

大型酒店集团将会是走出疫情的最后赢家

资源充沛的大型连锁酒店集团将是走出疫情后住宿行业的最后赢家。

住宿行业中,不同细分领域对于应对疫情危机各有何优、劣势?哪一种住宿模式运营商,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未来的旅游市场?有旅游科技业者认为,大型连锁酒店集团会是最后赢家,且国际酒店集团将更加看重中国市场。

疫情造成的衝击谁都未可豁免。然而,在住宿行业当中,不同的优、劣势使得不同细分领域的应对实力不一。

Innovel Traveltech首席执行官罗姆·亨德勒(Rom Hendler)介绍道,在应对疫情危机之时,单体酒店和小型连锁集团的劣势是资源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限。不过,他们的优势是推出应对策略的速度较为敏捷,且由于与客人较为亲近,可以更好地贴合客人需求。

旅社的弱点除了资源有限之外,还在于客房、卫生间及公共空间都由多人共用(最近一波「共用风」更是强化了互动空间概念),而这正为当前所忌。这一块领域的优势是产品价格低廉;在经济衰退之际,此优势更为突出。此外,他们的目标市场以青年客群为主,且应对速度也较为敏捷。

另类住宿行业的劣势在于清洁、打扫无统一标准,且对住宿行业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较为有限。由屋主自行打扫、自己运营的短租客房在疫情爆发之时实难让人放心。但单体、独立也能算是另类住宿空间的优势。

罗姆·亨德勒举例,在有些酒店限制区外人员入住的情况下,许多单体短租房仍可接待急客,且此类住宿空间多带厨房,客人无需为外出用餐发愁。此外,单体短租没有客人过杂的问题,且房价一般较为低廉。

而中型和大型连锁酒店集团的劣势是应对迟缓、员工及客人繁杂致卫生条件堪忧。其优势是资源充沛、具备酒店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能力带头为住宿行业奠定卫生、安全「黄金标准」,因强势的标准化本就是品牌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旦卫生和科技解决方案到手,中、大型连锁集团可迅速将新措施推及旗下酒店,而这种标准化措施至少在中短期内是博取客人的关键。

罗姆·亨德勒认为,疫情之后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未来旅客者,除了创新基础设施良好且疫情期间未遣散员工外,其运营团队也必须具备适应新常态的敏捷度(回顾三月,光是前两周和后两周的策略重点就大有不同),并在全球(而非仅于自己所在国家)科技创新领域有很好的社交网路。罗姆·亨德勒说道,在寻找解决方案时,渔网应撒得越广越好;方案越容易找到,就能越快解决问题。

所以,他总结,资源充沛的大型连锁酒店集团将是走出疫情后住宿行业的最后赢家。

国际酒店集团将更加看重中国市场

再者,在目前全球的各大经济体中,中国酒店业受疫情影响时间应是最短,生意有望最快恢复,受到疫情衝击或将最小,因此,行业人士认为,未来国际酒店集团将更看重中国市场,且未来酒店行业投资将更加理性。

万豪国际集团酒店业务发展中国区域副总裁郁国刚表示,疫情影响下,各大酒店集团对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将更具信心,也更重视中国市场。通过疫情,酒店集团将更理性看待投资酒店行业,提升运营与风险应对。毕竟一家运营高效、定位准确、财务状况良好的酒店,才是抵抗各种风险最本质的要件。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及蒙古项目开发总裁黄德利指出,中国市场足够大,基础积累时间较长,中产阶级仍在快速形成中,预计旺季高峰情况乐观。另外,疫情为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让酒店集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未来,居安思危为重点,投资与经营都会更加理性。

凯悦酒店集团大中华区地产及发展资深副总裁严庆光认为,疫情突发,暴露酒店行业的脆弱之处及高度的关联性。目前全球酒店业的复苏仍需一点时间,而酒店行业的基础是流动性,最大风险则来自于各大经济体的发展变化。全球流动性需要等大部分重要国家有一定安全性才能开始恢复,各经济体之间相互依赖性减小也会持续影响流动性。

不过,近期已经能够看到曙光,他相信总体的信心和动力会很快回来。而疫情突发也使各方参与者相互关怀、增强向心力,「患难见真情」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补充到,短期来看,行业困难,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不过,从中期来看,市场将逐渐复苏,个别酒店、个别地方、个别时段开始能感受复苏的迹象。长远来说,市场依然乐观,酒店业作为一个幸福产业及旅游业支柱产业的角色,没有改变。

疫情后新思考创造长久竞争力

此次疫情受灾最重的行业,分别为长租公寓、线下教育,以及餐饮、酒店和旅游行业。不过,公司的企业价值观不会轻易因疫情而改变,反而因疫情而为整体运营管理创造出新的思考。

黄德利说明到,企业的价值观、远景与使命是企业的基本,不会在短期改变。疫情对企业带来经营、管理、投资回报等方面的变化与思考,为行业带来创新改革方面的不少触动。疫情使消费者对安全、卫生的重视提高,对于酒店来说是提升此方面的契机。总体来说,危与机共存,当背水一战,才会发现自己很多潜能可以发挥。

严庆光强调,现阶段,如何提供关怀、共渡难关,非常重要。中国市场非常大,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蛋糕吃。以凯悦为例,主要策略依然是在酒店定位和商业模式上做补充,更加完善产品、优化客户体验、清晰每个内部品牌的定位,并加强相互补充与促进、优化新旧品牌的关係,保持长久市场竞争力。

郁国刚表示,疫情过后要面对两个层面的竞争,包括:酒店集团之间,以及其他住宿平台与酒店集团之间。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下,酒店集团提供给业主一个更加透明、民主的品牌品质。而酒店集团在品牌与运营系统支援两个层面上的功能有一定弱化,但酒店集团的运营系统支援功能与其他住宿平台有一定重叠度。

未来酒店行业投资将更加理性

谈到未来中国酒店品牌策略发展关係,孙健指出,加减乘除是答案。加:新品牌、新物种、产品特色。减:降低运营、建造、筹开等成本,提高坪效存量提升。乘:不能依赖于老方法、老套路,要有新的招数、新的战略,跨界整合。除:由重而轻,资产变活。知停而行,要掌握好停与行、量与质之间的平衡。同时,三四线城市潜力无穷,但选择品牌要满足合适的位置、合适的伙伴、合适的品牌三策略。

严庆光补充到,市场将更加注重回报,因此要对传统合作模式进行改良,打造一个从中国发起、且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产品是关键。另外,合作模式要改良与创新。中国有巨大的存量资产且将是长期关注点,要注入新的血液、开闢新的渠道,挖掘本土资源,通过新的品牌打造新的生命力,帮助品牌发扬光大。其中,酒店业与金融及资本结合将是重要的著入点。

黄德利也提醒到,勿盲目跟风,要平衡速度与品质,一定要管理好竞争。同时,不忘初心,对于利润的预期儘量理性,需要资金储备与居安思危。并且要聚焦平台,并在平台上整合与最大化资源。

郁国刚则认为,定位准确、运营高效、财务高效是关键,希望转变以前「做高不做低,做大不做小」,回归理性,尽可能「做低不做高,做小不做大」。

对于2020年的酒店签约量,国际酒店集团皆认为整体情势乐观。即使2020年整体比2019年缓慢,但应该变化不大。

相关资讯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15109231482
2591142874@qq.com
  •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